馬克思:哲學與報紙(節錄)
2022-12-07 08:26:59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作者:杜漸 陳力丹
摘要:本篇節錄自馬克思發表在《萊茵報》的文章《〈科隆日報〉第179號社論》第3個問題。他在反駁論敵時論證了政治與哲學、哲學與報紙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改變現存社會狀況的必要性,這也是他唯
哲學,尤其是德國哲學,愛好寧靜孤寂,追求體系的完滿,喜歡冷靜的自我審視,所有這些,一開始就使哲學同報紙那種反應敏捷、縱論時事、僅僅熱衷于新聞報道的性質形成鮮明對照。哲學,從其體系的發展來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內部進行的隱秘活動在普通人看來是一種超出常規的、不切實際的行為;就像一個巫師,煞有介事地念著咒語,誰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
哲學就其性質來說,從未打算把禁欲主義的教士長袍換成報紙的輕便服裝。然而,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在哲學家腦中筑造哲學體系的精神,與工人們用雙手筑造鐵路時的精神別無二致。哲學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腦雖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體之外一樣;當然,哲學在用雙腳立地以前,先是用頭腦立于世界的,而人類的其他許多領域在想到究竟是“頭腦”也屬于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是頭腦的世界以前,早就用雙腳扎根大地,并用雙手采摘世界的果實了。
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因此,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時代:那時哲學不僅在內部通過自己的內容,而且在外部通過自己的表現,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那時,哲學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體系相對的特定體系,而變成面對世界的一般哲學,變成當代世界的哲學。各種外部表現證明,哲學正獲得這樣的意義,哲學正變成文化的活的靈魂,哲學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學化,這樣的外部表現在一切時代里曾經是相同的;人們可以查閱任何一本歷史書,他們將會發現,最簡單的宗教習俗在恒古不變的虔誠中不斷重復,這些習俗清晰地說明,它們已進入沙龍、教士的書房、報紙的編輯室和朝廷的候見廳,進入同時代人的愛與憎。……
……
……正在這時,哲學在報紙上出現了。長久以來它曾以沉默來回答那種沾沾自喜的膚淺之見,這種膚淺之見竟自吹自擂地說,只要在報紙上發表幾句陳詞濫調就可以使天才的多年研究,自甘孤獨歷盡磨難取得的果實以及那種看不見但是使人慢慢耗盡心力的、冥思苦想的拼搏的成果,像肥皂泡一樣化為烏有。哲學以前甚至曾經拒絕利用報紙,認為報紙不適于作為自己活動的場所,但是,哲學最終不得不打破自己的沉默,變成報紙的撰稿人——于是突然來了一次空前未有的破壞活動——一批信口雌黃的報紙撰稿人認為,哲學并不是報紙讀者的精神食糧,當然,這時他們沒有忘記提醒政府注意,不是為了教育公眾,而是為達到別的目的在報紙上討論哲學問題和宗教問題,是不正當的行為。
……
關于應該不應該在報紙上討論哲學和宗教這個問題,由于問題本身毫無思想內容而被取消了。
如果這樣的問題已經作為報刊上的問題使公眾感到興趣,那就是說,它們已經成為當代的迫切問題了,這樣一來,問題已不在于應該不應該一般地討論它們,而在于應該在什么地方和怎樣來討論它們,是否應該在家里和飯店里、在學校里和教堂里,但不在報刊上討論,是否應該由哲學的敵人而不由哲學家來談論,是否應該用個人意見的模糊語言來談論,而不用公共理智的清晰語言來談論,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現實生活中的東西是不是全包括在報刊范圍之內,那時要談的將不是報刊的某種特殊內容,而是一個一般性的問題:報刊應該不應該是真正的報刊,即自由的報刊?
?。ㄖ凶g文采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1卷219-223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個別譯文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2版第1部分1卷做了調整。文中黑體字為原著中原有。)
?。劬庉嫞憾艥u(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陳力丹(四川大學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文章刊于《青年記者》2022年第20期】
本文引用格式參考:
杜漸,陳力丹.馬克思:哲學與報紙(節錄)[J].青年記者,2022(20):123.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編輯:小青